清风 | 不以利害移操守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添加日期:2022-05-05
宋代欧阳修在举荐谏官时曾写下《荐王安石 雷火竞技,吕公著札子》一文,其中评价吕公著为“富贵不染其心,利害不移其守,”意谓为人处世要经得起功名利禄的侵染,不改变自己的人生志向和追求,后人常以此来评判一个人道德操守的高下,并作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。
关于操守,我国古人多有明训,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“财贿不以动其心,爵禄不以移其志”“见利不亏其义,见死不更其守”,强调了坚持操守的重要,更有不少维护人格,保持气节的名人和故事,从不食周粟,采薇食之的伯夷,叔齐,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,这些人将名节视为气之帅,人之命,木之根,水之源,劝谕世人“不重币而富,不轻冕而贵”,对身无操守的人“虽吐辞为经 雷火竞技app下载,不可以信”。
能否不移其守,关键在利害时,名利面前,得失关口,毁誉之间,该如何取舍和选择,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,最是考验品质,最能看出境界,清代举人丁腹松博学多才,参加进士考试屡试不中 雷火竞技官网,在心灰意冷之余,受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之聘,做他儿子成德的家庭教师,又值会试之期,明珠明里怂恿他去应试,暗里却为之打通关系,使他金榜题名,丁腹松得知真情后大哭道:“我一生名节全然扫地矣,”立即打点行装,返回家乡隐居起来,临行前,成德受明珠之命送给他的万金汇券,也被他烧掉,在个人利害攸关之际,丁腹松守持“绝非分之想,拒非分之物”的人生底线,为人能做到如清风朗月,风骨铮然,不因利害得失而改变其坚贞操守,实属难能可贵。
不移其守,重在守心止惑,唐代白居易在《伤唐衢二首》中说:“自我心存道,外物少能逼,”一个人要坚守志向,有所作为,就必须守得住内心,止得住诱惑,舍得去欲望,放得下功利,元代大家许衡盛夏时经过河阳,面对众人纷纷摘梨却安然如常,有人讥其迂腐,许衡却发出了“梨虽无主,我心有主”的慨叹,在别人看来,兵荒马乱,口渴难耐,梨树无主,摘吃何妨,而许衡关注的却是自己的内心是否因为外在诱惑而有所波动,是否守住了为人做事的“本心”,能否恪守自己的操行,北宋林逵任职泉州市舶司期间,有人留赠给他十个陶罐的腌制鱼,后来才发现,里面装的是白银,林逵感叹说:“昔人畏四知,予独畏一心,”赶紧把银子连同陶罐都退还了,“人人自有定盘针,万化根源总在心,”心灵是自己做主的地方,诱惑面前,“独畏一心”,林逵选择了拒利止惑以守内心 雷火竞技手机版。
古人云:“操守要有真宰,无真宰则遇事便倒,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,”所谓“真宰”者,就是心中的理想信念,对领导干部而言,说到底,就是要常常拷问入党为什么,用权干什么,身后留什么,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,不为外物所役,不被名利所困,做到“一念之非即遏之 雷火竞技安卓版,一动之妄即改之”,时时,事事,处处注意以自己的道德品行和人格力量为身边人做出榜样,“管却自家身与心,胸中日月常新美,”一个人只要确定了自己所献身的事业,就要为之奋斗终身,坚定不移,虽面临荣华富贵的引诱,也不能被夺走心志,反之,如果将物质至上,功成名就奉为圭臬,面对物欲诱惑,按捺不住功利浮躁的心,往往会在物欲横流和追名逐利中淡忘初心,迷失自我,自移其守,(席继明)。